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黔西南——全域旅游为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热点4人已围观
简介立足资源,创新思路,黔西南——全域旅游为乡村振兴“提档加速”“你看环境多好,我来这开民宿,就是被这里环境和气候吸引。”4月16日 ...
立足资源,提档加速创新思路,黔西黔西南——
全域旅游为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你看环境多好,南全我来这开民宿,域旅游就是乡村被这里环境和气候吸引。”4月16日傍晚,振兴兴义市纳灰村民宿老板温金群和前来住宿的提档加速游客交谈甚欢。
温金群是黔西广东人,2015年路过兴义市纳灰村正值夏天,南全温金群回忆,域旅游当时车里开20°空调,乡村下车后外面温度只有18°。振兴被这样的提档加速气候环境吸引,温金群一口气租下3栋房屋改造成民宿。黔西“距离‘五一’小长假还有段时间,南全但房间已经全部预订完了,客人基本上来自北京广东等大城市。”
温金群认为,民宿带动村民收入翻番增长。他算了一笔账:一次性付了3个房东20年房租。第一个房东用租金开了家超市;第二个房东改造了亲戚的旧屋,也准备开民宿;第三个房东拿着租金又贷款50万元,建了一栋6层高的楼,下面4层出租,只用3年时间就还清了全部贷款。
这是黔西南州全力实施文旅兴州战略后,文化旅游业日新月异,游客量不断增加,旅游产业日渐兴旺,让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吃上“旅游饭”、发起“绿色财”。
据州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2020年全州共接待游客4908.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7.69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1358.47万人,同比增长153.6%,旅游收入155.07亿元,同比增长182.92%。
在“十四五”乡村振兴的大趋势下,我州继续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优秀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山地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发展绿色经济,并紧扣建设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面实施文旅兴州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门技艺,带来发展机遇
蓝色是天空与大海的颜色,是布依族传统服饰的主色调。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州以发展文旅产业为统领,大力发掘、整理以布依纺织、靛染、刺绣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这抹蓝色,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新的机遇。
到册亨县坡鼐村旅游,寨中的秧弄锦绣坊最受欢迎,这里集中展示了最纯粹、最传统的布依族服饰文化。以秧弄锦绣坊为载体成立的民族锦绣专业合作社,通过刺绣绣品销售、展示,解决了不少当地妇女的就业问题。
布依族绣娘韦乜良是锦绣坊的“固定职工”,平时负责织布、展示的工作。
“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我们绣好之后公司来收。没想过寨子会变得这么漂亮,能有这样的生活!”村子的变化让韦乜良始料未及。
坡鼐村位于册亨县与安龙县交界处,交通不便的年月,村民要去两边县城都不容易。很多村民都不敢想象,生活因旅游而变得富足,村庄因旅游变得兴旺。
而在此之前的几百上千年,坡鼐村作为一个藏在深山具有军屯、民族多重文化特质的传统布依屯堡村寨,完全不为外人所知。
近年来,坡鼐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特有的布依古桥、古树、古驿道、古墙、古房等,在原有“布依屯堡”的文化基础上,深入打造古色古香的“陂鼐八古”旅游度假村,陂鼐的“古韵”让众多游客“闻香”寻来。
一个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兴义市洒金村原先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572人,2016年贫困发生率为14.5%。村两委结合实际,采取“生态+旅游”模式,发展农家乐、民宿;依托林地多的优势,采取“生态+种养”模式,建设菌药基地,发展菌药产业,2019年退出贫困村,2020年乡村振兴工作率先启动。
“我们依托村里生态环境和传统村落,打造特色美食农家乐和景观民宿。”洒金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圣介绍,当前正在修建2000亩菌药基地采摘步道,将来到村里旅游,可以实地采摘,并到农家乐进行饮食消费,在品尝到特产的同时,也能了解特色农业产业,在实现农旅一体化发展道路上更近一步。
当前,该村旅游带动30余人就业,发展的产业已容纳该村300人实现就业,还辐射带动搬迁安置点800多名新市民就近务工。
在持续推进“大旅游+大扶贫”战略行动中,我州实施项目建设扶贫行动、景区带动旅游扶贫行动、旅游资源开发扶贫行动、旅游扶贫示范创建行动、乡村全域旅游扶贫整村推进行动、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行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行动等旅游扶贫行动,累计带动8.2万余人脱贫增收。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楼纳村、必克村、鲤鱼村等125个精品旅游村寨建设,兴义市上纳灰村、下纳灰村,兴仁市鲤鱼村和贞丰县纳孔村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册亨县大寨村、安龙县梨树村等13个村寨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兴义市雨补鲁村、义龙新区并嘎村等10个村寨成功创建黔西南州山地旅游示范村。这是我州在推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坚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手抓”的缩影。
一种文化,升级旅游业态
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是一座因搬迁而兴起的小镇,因民族文化旅游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几年前,小镇所在地还是一片荒山。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中,2018年,按照景区标准打造的阿妹戚托小镇拔地而起,在村民们搬迁过来后,小镇依托彝族传统的“阿妹戚托”舞蹈,迎来崭新的生活。
阿妹戚托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在彝族姑娘新婚出嫁时,村寨中的女眷会相聚一起“以足传情”,用脚掌发出的踢踏之声节奏整齐,被誉为“东方踢踏舞”。
“原来乡亲们只有在节庆的时候,才跳阿妹戚托舞自娱自乐,没想到现在这支舞成了小镇一张文化名片。”“阿妹戚托”舞蹈非遗传承人文安梅说,搬迁后,县里组建了艺术团,每晚为游客表演,成了小镇最叫座的旅游项目之一,现在艺术团的成员已有120人,月工资2000至3000元。
2019年,阿妹戚托小镇被列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通过充分挖掘“阿妹戚托”“晒月亮”“火把节”“芦笙舞”等民俗文化,完善和升级旅游业态。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商业、民宿酒店、文化演艺等住宿、餐饮、娱乐配套设施,打造金门广场等14个旅游点,带动600余名新市民就近就业。
像阿妹戚托小镇这种丰富的旅游产业在我州还有不少,黔西南正不断夯实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基础。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31个;深入实施“锦绣计划”,建成册亨中华布依锦绣坊等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聚区,累计培养绣娘13.12万人,带动2万名贫困妇女就业;以旅游为载体,贞丰县结合自然风光、山地运动、民族文化,打造文化旅游扶贫产业集群,累计带动1.2万人脱贫增收。
此外,黔西南州各县(市、新区)以“民宿+民族文化”“民宿+采摘”“民宿+养生”“民宿+运动”为发展主线,打造推出了一批游客喜爱的民宿客栈品牌,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州共有大小民宿客栈268家,并成功推出星级经营户(农家乐)、优品级、标准级客栈、村寨等共365个。(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记者 钱凌芸)
Tags:
转载: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网络,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物竞天择网”。http://shop.1010xs.com/html/47b599947.html
相关文章
用洗衣粉蒸馒头真的能省钱?每个仅省一分钱
热点▲添加洗衣粉的馒头。▲未添加洗衣粉的馒头。叶炳煌师傅和面制作馒头。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卓燕真) 近日,网络上出现“不法经营者用洗衣粉蒸馒头的传闻” ...
【热点】
阅读更多《星球大战:前线2》Steam 1折促销 在线突破新纪录
热点EA在2017年11月发售的3A老游戏《星球大战:前线2》,其Steam同时在线峰值在今天再度刷新记录。就在10个小时前,该作在Steam上同时在线玩家超过了2万人20311人),当前在线16611人 ...
【热点】
阅读更多反复游玩!10款动作肉鸽游戏佳作推荐!
热点肉鸽游戏凭借其随机生成的地图、死亡机制和丰富的可重玩性,一直深受玩家喜爱。今天为大家推荐10款值得反复游玩的肉鸽作品。这些游戏不仅拥有扎实的核心玩法,还通过精妙的随机要素设计,让每次挑战都充满新鲜感。 ...
【热点】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ROG NUC 2025迷你游戏PC上架 售价24999元
- 共享经济业务扩张很迅速 售后服务却“掉链子”
- 上海高院院长贾宇:刑事司法理念还存在“跟不上”的问题
- “无人继承,收归国有”?谁在分配孤寡老人的遗产
- 汉阴:冬灌工作正当时 水润良田促增收
- 签下“净身出户协议”后,丈夫再度出轨!厦门一女子拿出协议请求公证
- 取消开发《WRC》系列后 Codemasters确认正进行裁员
- 汉阴县实施残疾人就业增收共富行动见成效
- 厦门BRT同安枢纽站正式启用 多条公交线路调整
- 签下“净身出户协议”后,丈夫再度出轨!厦门一女子拿出协议请求公证
- 厦门海沧马青路护栏被撞脱落 多日无人处理
- 10例信用惩戒典型案公布 这些行为将被列入“黑名单”
- 这30米高墙上坐了只400多斤大熊 引发厦门网友热议
- 用蔬菜水果作“画” 萌趣早餐五彩斑斓
- 东莞市市长吕成蹊:“世界工厂”如何再升级?丨中国市长说
- 楼凤社区
- 探花论坛
- 探花论坛
- 楼凤探花
- 楼凤信息
- 楼凤社区
- 探花社区
- 楼凤信息
- 探花社区
- 楼凤探花